我的戲劇教育成長之路
黃海燕老師/佛山市同濟小學
我是伴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春風成長起來的一位幸運兒,在二十二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對小學英語教學情有獨鍾。「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們真正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練就英語學習的真功夫?」成為了我二十多年來一直研究探索的問題。近幾年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又一法寶 ─ 戲劇教育,從此,燃起了我對戲劇教育的嚮往,讓我走上了戲劇教育的研究之路。
一次觀課 與戲劇教育結緣
記得2012年,廣東省教育廳與香港教育局有一個「協作教學」項目,由香港派出一隊教學精英,到廣東省的一些學校開展協作教學,我校很幸運地成為項目學校之一。
我們聽說在這支香港精英隊伍中,有一位男教師上課非常生動,特別擅長戲劇教學,我們便邀請他來給我們上了一節戲劇教學課。當時的我對戲劇教學一竅不通,只見這位香港老師在教授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這個故事時,孩子們時而大叫,時而大笑,時而攀高爬低,時而定格,發揮創意說句子,最後,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創作poster。
一節課下來,面對一位陌生的老師全英上課,孩子們竟然能全英作答,全情投入,積極參與,笑聲不斷,孩子們的創意和英語能力在老師的引領下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戲劇教學讓我大開眼界,原來英語可以這樣教。聽說香港的老師對戲劇教學的研究已有多年,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多麼渴望有一天,能向香港的老師學習戲劇教學。
四年後的一天,也就是2016年,幸運之神終於落到了我身上,我從一份文件中得知,禪城區教育局教育國際化辦公室將在三月邀請香港的戲劇專家來禪城舉辦3天的創意教學教師工作坊,名額有限,我便想盡辦法報名參加,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幸運地參加了三天的創意戲劇工作坊,對創意戲劇有了初步的瞭解。
上公開課 顯戲劇教育魅力
雖然只是三天的工作坊,但香港的崔桂瓊校長、錢德順博士、黃麗萍博士,用他們的專業智慧,讓我們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瞭解、感受、體驗了創意戲劇的魅力與精彩之處,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教學方法。
培訓後,我迫不及待地把學到的戲劇教學法一點一滴地在我的英語課堂上嘗試,孩子們覺得很新鮮,很好玩,積極地參與課堂上的活動。
學習戲劇兩個月後,禪城區教育局開展「名師送教」活動,讓我到區內一所民辦小學上公開課,這讓我糾結了好一會。上公開課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但這次我有個衝動,想運用戲劇上一節英語故事教學課。可戲劇我只研究了兩個月,很不成熟,這節課是否能上成功呢?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我終於決定放棄我的舒適區,挑戰自我,用戲劇上英語故事教學課。
這節課,我把黃博士、錢博士教我的戲劇教學法與我的故事教學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通過音量訓練、個人定格、小組定格、思路追蹤、合作學習、創意寫作等活動拓展學習英文故事,這些活動,既發揮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又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
我上課的這群四年級的孩子,來自鄉村小學,基本都是外來工子弟,英語水平不高,也是第一次接觸戲劇,對我這個上公開課的老師也不熟悉,但在戲劇活動的帶動下,能大膽地去說去演,實在難得。聽課的老師也發表感言說:「原來故事教學也可以這樣上,真是大開眼界了。」他們願意在以後的教學中嘗試。這節公開課,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鼓舞,但我深知,我對戲劇教育的瞭解和運用還很膚淺,我還要在這個領域不斷探索和研究。
課題研究 探戲劇教學之路
隨著時光的流逝,當我開始感覺我學習的那一點戲劇教學法已經走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和進入了缺氧期的時候,禪城區教育局教育國際化辦公室開展的三年戲劇教育培訓計畫,又給我充入了大量新鮮的氧氣,讓我再一次幸運地跟著香港的錢博士、黃博士由淺入深地對戲劇教育進行了理論與實踐學習,這次的學習既廣泛、又深入。
我在暢快吸收的同時,申報了區級課題《應用戲劇於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實踐研究》,這個課題研究的目標是:「探索如何應用戲劇於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與人合作、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等。」自申報課題後,我便踏上了運用戲劇於英語教學的探索之路。
在日常教學中,我把培訓班中領會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例如:利用戲劇遊戲,給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去發揮創意,運用英語;或對故事中的主要句型進行有意義的操練;又如:在教授一些故事情節不太有趣或比較枯燥的英文故事時,我運用戲劇把英文故事演活了,因為學生有了感受體驗,學完故事後,再引導他們寫作,孩子們會寫得更有真情實感;又如:在教授一些帶科普性的較抽象的英文段落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這些段落用自己的語言編個對話表演出來,通過表演,孩子們很快就理解課文內容了,並覺得這樣的學習很有趣。
在實踐中,讓我感受到:在戲劇裏,孩子們不再是簡單地通過閱讀去學習了,而是全腦全身全方位地學習,這是一種深度的基於情感體驗的學習,是一種愉悅的學習。
創辦社團 展創意戲劇功能
在培訓學習中,我瞭解到,運用戲劇於學科教學只是戲劇教育的其中一個功能,戲劇教育還有更廣闊的功能。記得錢博士對我說過一句話:「有時候,單獨學習一樣東西,效果不一定好,但能結合其他東西一起學,成效更彰。」我很認同,正如戲劇教育,它有多項功能,例如它能培育學生對戲劇藝術的認知和興趣、促進學生全人成長、增強學生的共通能力等等。現代社會,要求我們的孩子要有綜合全面的素養,而戲劇教育課程,以戲劇為手段,指向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具有獨立教育價值的綜合性課程。
意識到這一點,本學期,在學校要求我們開辦一些有價值的社團時,我和學校一位共同參加培訓學習的同事開辦了創意戲劇社團,招收五六年級的學生。我們上課的內容,就是我們在培訓班學習的內容,「現炒現賣」,學生學得不亦樂乎,我們也再一次複習、嘗試、實踐了錢博士、黃博士教給我們的知識。
我現在任教的指導交流學校,是禪城區的一所薄弱學校,但我發現,孩子們在我們的創意戲劇社團, 表現出無限的創意、無窮的想像力,令人驚歎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表現力,又一次證實了戲劇教育的無窮魅力。
開工作坊 揚戲劇教育之美
我感恩禪城區教育局、感恩來自香港的創意戲劇專家團隊,是你們把我引領到了一個廣闊的戲劇教育天地。
我覺得,我有義務與我的同行們分享我的所得,因此,當我和其他學科的老師接受了短期的創意戲劇培訓後,我邀請同濟小學全體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約五十人,觀摩了我工作室的《戲劇教學》工作坊活動,通過展示有關戲劇教學的意義以及在課堂中的具體操作方法,希望從中能找到共通點以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去,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在小組合作中,工作室成員發揮了自己的創意,把戲劇教學的使用方法及其趣味性清楚地呈現出來,同時也得到了深切的親身體驗。活動得到了在座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讚賞。
我還應禪城區教育局和五小領導的邀請,做了區級和校級的運用戲劇於英語教學的體會分享。這兩年來,我很開心地看到,在我公開課、工作坊、小分享的影響下,禪城區的一些年輕教師對戲劇教育產生了興趣,他們有的加入了禪城區的戲劇教育培訓班,有的開展了戲劇教育的課題研究,有的加入了我的課題研究小組中。
誠然,對戲劇教育的探索,我只是在摸索的道路上,期間還有不少問題有待研究,例如:如何通過戲劇,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學生創編英文故事的能力;如何通過戲劇,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等等。希望在禪城區教育局梁主任和羅老師的刻意安排下,在香港錢博士、黃博士的專業引領下,我能更好地在我們「有戲」的學校,做一名「有戲」的教師,在我的戲劇教育探索路上不斷成長,成就一群「有戲」的學生。